闵子孝悌动世人|宿州名人闵子骞 每日热闻
中/国/传/统/文/化
闵子(公元前536年一公元前487年),名损(sun),字子骞,据《宿州市志》记载闵子骞为春秋时期鲁国人,后迁居至(今宿州市埇桥区闵贤集);他师从孔子,学习勤勉,德行与颜渊齐名,为“孔门十哲”之一,一生从事教育事业,以孝贤著称;二千五百多年来,其孝道、孝俭、孝廉、孝义精神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。
(资料图片)
如今在宿州市埇桥区,留有闵子祠及闵子墓、闵子手植柏。
闵子祠
该祠堂位于宿州市埇桥区曹村镇闵祠村,始建于汉,兴盛于唐、宋,元初毁于兵火,明万历年间斥巨资重修,清道光年间,民国元年均重修过;与闵墓于1998年5月共同获评为安徽省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闵子墓
春秋时闵子骞墓,位于宿州市埇桥区曹村镇闵祠村,与闵祠于1998年5月共同获评为安徽省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闵子手植柏
据称为闵子骞亲手所植,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,是安徽省现存树龄最古老的柏树,获林业部门挂牌保护。
芦衣顺母
据“二十四孝”相关资料记载【“画像二十四孝”、《全相二十四孝诗选集》】,“芦衣顺母”讲述的就是闵子骞的孝贤故事:闵损生母早死,父亲娶了后妻,又生了两个儿子。继母经常虐待他,冬天,两个弟弟穿着用丝绵做的冬衣,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“棉衣”。一天,父亲出门,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,将绳子掉落地上,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,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,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。父亲返回家,要休逐后妻。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,说:“母在一子单,母去三子寒”【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,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】。父亲十分感动,就依了他。继母听说,悔恨知错,从此对待他如亲子。
孔子听说此事后称道“孝哉,闵子骞!”当地乡贤人士,曾在闵子骞及其父回车处立了碑,铭曰:《鞭打芦花处》,相关碑刻位于萧县鞭打芦花车牛返村【全国村名最长的村】,以此纪念闵子和宣扬孝道。
相关典故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两项,暨闵子骞的传说【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】、鞭打芦花车牛返传说【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】。
【END】
编辑:汪龙雪 曹宇
审核:徐珂 陈晨
投稿邮箱:1057393094@qq.com
关键词: